如今,回望浙江的“三农”战略与实践,可以清晰地看到习近平“三农”思想的一路星光闪耀。
从2002年底提出“以建设生态省为重要载体和突破口,加快建设‘绿色浙江’”,到2005年发轫于余村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再到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秉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开辟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境界。
从2003年启动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到2004年提出以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路径,再到2015年,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努力在统筹城乡关系上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要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上取得重大突破。习近平总书记胸怀对城乡关系的深刻洞察,带领中国走上统筹兼顾城乡平衡发展的康庄大道。
从2005年1月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以绿色消费需求为导向,以农业工业化和经济生态化理念为指导,以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深入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到2016年底提出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历史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从高效、生态角度出发,引领一场农业发展观的深刻革命。
回顾浙江“三农”发展实践,顾益康分析认为,习近平“三农”思想经历了四个阶段:从梁家河的知青岁月中萌芽,尚处于感性认知阶段;经由正定和福建的实践探索阶段,日渐丰满;到了浙江进入成熟成型阶段;最终在中央,实现了升华。
从这个角度看,一方面,浙江,尤其是浙江“三农”的大实践、大发展、大转型,是滋养习近平“三农”思想大树的深厚土壤;另一方面,习近平“三农”思想更是烛照浙江“三农”改革发展的指路灯和智慧源。
柒:启航
下姜村姜祖海家里,习近平同志当年亲自指导的、淳安县历史上第一口沼气池还在打火做饭,只是农家乐开起来以后,游客太多,原来供自家使用的沼气现在已经不够用了。姜祖海把农家乐的名字叫做“望溪”,寓以“望习”之意,以此表达着感恩与期盼。
余村天荒坪长谷饭店里,老板史文喜创制了“两山宴”,成为游客来余村必点之宴,其中的主菜就是用白萝卜、青菜、糯米、西瓜等做成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的余村,平均每天有20多个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察团、旅游团前来参观游览。
正如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所说:“通过熟悉一个小村落的生活,我们犹如在显微镜下看到了整个中国的缩影。”
从下姜村、余村出发,我们看到了中国无数乡村的未来。
它们萌芽于中国农民千百年来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汇聚着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磅礴之力,共同浇铸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
行进的中国,梦想一路相伴。
97年前,中国革命的红船从浙江出发。
15年前,习近平同志提出“八八战略”,交出了浙江的一份答卷。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