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
当前位置:

2020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考前必看10个申论热点

2019-12-0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正因如此,此次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被寄予了治本的厚望。从增加学生欺凌及校园性侵的防控与处置措施,到明确学校应当对教职员工、学生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培训和教育,再到要求根据欺凌行为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予以教育、矫治或者处罚……法律的修订完善不仅让处理校园欺凌案件有法可依,避免了以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的做法,也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家庭等各方的责任,为治理这一问题提供有力的抓手。

彻底铲除校园欺凌的土壤,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实中,有的家长要么过于严苛、要么过于放任;有的学校过度重视知识传授、忽视价值观引导;有的老师把欺凌行为视作孩子间“过分的玩笑”,重视不够;还有不少影视作品和网络平台充斥着暴力因素,这些都是校园欺凌和暴力滋生的土壤。因此,既要通过教育引导把“践踏、侮辱他人的红线不可逾越,否则必付出代价”的观念种子种在孩子心底,也要家长、学校、政府、社会形成合力,调试好种子成长的环境、剔除可能存在的风险,让更多的阳光雨露滋润孩子的心灵。

电影中,小北呵护了备受欺凌的陈念。生活中,每个少年的你都需要被呵护,这份呵护来自于社会关注度不断提高、教育理念不断转变、法律制度日益完善。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成年人保护的步伐更加坚实有力,校园欺凌和暴力这一难题得以彻底解决。


热点七:政务处分法

热点概述

“奖惩并行才能最大激发公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事事有法可依,越来越规范”“高素质的公职人员,必须有法规来约束”……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草案)》全文公布,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引发关注与热议。

 

 热点透析

这是一部正当其时的法律。“政务处分”作为一个概念,最早出现在纪检监察部门的有关工作中,如今从名词概念上升为立法规范,正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新成果。2018年监察法正式实施后,“政务处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以法律的形式被明确了下来。可以说,制定政务处分法,既是助推监察法相关规定明确化、具体化、可操作化的必然,又是继续深化监察体制改革的法治化方式。

政务处分法之所以备受瞩目,与时代背景不无相关。制定政务处分法之前,许多涉及到政务类的处分较为分散,有的在党务规定里,有的在行政规范里,有的还存在“盲区”,出现了“法办够不着,党纪不适用,政纪管不着”的困境。作为对违法公职人员的惩戒措施,政务处分法就是要实现政务处分法律制度的“整合”,把法定对象全面纳入处分范围,适用范围扩大到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使政务处分匹配党纪处分、衔接刑事处罚。只有实现全覆盖、全方位,才能真正构筑起惩戒职务违法的严密法网,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公职人员队伍也才能更有“法治味”。

法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法律文本与法律体系缺一不可,通过立法不断完善法律体系,通过施行让“纸面上的法律”成为“践行中的法律”,法治才能真正成为“良法之治”、治理现代化才能在坚实的法治轨道上有序运行。此次制定政务处分法,就十分注重纪法协同、法法衔接,在处分情形、处分权限和程序、处分后果上与公务员法等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保持协调衔接,保证法律体系的内在一致性。此外,还注重与党纪的衔接,推动党内监督和国家机关监督有效贯通。

“我认为这是个很好的选择”。一位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在谈及政务处分法时,给予高度评价。的确,无论是从立法角度,还是从实现监察法原则的具体化来看,抑或是站在以法治化助推全面从严治党的层面上,这部法律把宪法确立的坚持党的领导的基本要求具体化、制度化、法律化,强化对公职人员的管理和监督,真正为有效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制度优势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可以说,公职人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不仅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处于特殊重要位置,而且更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并接受法律的规范与约束,政务处分权则必须严格依法行使。

“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制定政务处分法,让对公职人员的监督管理更有“法治味”、更具“规范性”,同样需要在立法质量上着手,植根于民意的土壤。通过广泛征求意见、集思广益,开门立法的过程也是科学立法的过程。惟其如此,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广大公职人员方能不忘初心、不负使命,国家监察法治化才能行稳致远。


热点国庆假期变化

热点概述

今年的国庆假期,微信朋友圈里少了很多打卡式的旅游照片,多了不少旅游过程细节的感悟分享;少了很多炫耀式的定位,多了不少对旅游地历史文化的考究;更令人佩服的是,今年的朋友圈中有一群人早早就预订了七天的自习室,充电学习……朋友圈是折射国人生活方式的一面镜子,这些点滴的变化无不反映出国人物质文明的提高和精神文明的丰富。

 

 热点透析

钱袋鼓起来的中国老百姓越来越注重旅游的品质。下榻高级酒店、品尝精致菜肴,在江南小镇的乌篷船上品尝花雕、到普吉岛蔚蓝的海水下浮潜探索、到北欧的酒店看极光、在日本京都的庭院发呆……中国游客已从过去“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走马观花式旅游,转变成满足不同需求的定制化、个性化旅游。不管是“像当地人一样生活”的深度游,还是走街串巷满足舌尖上的诱惑,亦或是在大漠雪山让身体累到极致的徒步之旅,旅游的方式虽然各异,却都充分展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不断得到满足。

精神富起来的中国老百姓更加尊重知识和文化。过去,旅游这种略带奢侈的休闲,除了留下“到此一游”的照片之外,对旅游地的文化历史了解与感悟较少。如今,更多人有时间、有条件去追求文化素养的提升,把旅游当成为自己的精神生活“镀金”。据某旅游网站发布的《2019国庆假期白领旅游偏好报告》显示,76%的人表示会在出行前主动了解相关历史文化,其中,11%的人甚至会专门搜寻书籍、视频等资料进行深入了解。国庆期间付费自习室的爆满,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人们更加注重自我的需求,已不再满足于简单、从众的娱乐项目,追求知识、了解文化、提升本领成为主流。仓廪实而知礼节,不管是文化之旅还是在自习室过节,都反映出了国人在不断追求精神上的富足与充实。

年休假制度的完善让国庆假期不再是出游的首选。改革开放后,我国假日制度经历了几次重大调整和改革,更充裕的休息时间不仅提高了生活的幸福指数,也让人们有了更多自主安排的时间。根据自己的需求,采用“年假+周末”或者“年假+3天小长假”的休假方式错峰出行,是不少年轻人的做法。现如今,旅游不再是节假日的“特产”,朋友圈中一年四季都能看到发自世界各地的旅游感悟。物质条件不断提升的中国人,任何时候都能体会到文旅融合,任何时候都能在“诗与远方”中获得幸福。

翻开国庆期间的朋友圈,如同翻开了一本世界旅游的百科全书,有美景美食,有风土人情,有历史文化,有旅途感悟;也如同翻开了一本学习心得,有读万卷书的感悟,有假期“充电”的体会。朋友圈切口虽小,但却能洞悉社会变化,展现社会进步。这变化是全面小康即将到来的缩影,这进步更是中国梦不断照进现实的体现。

 

热点我和我的祖国

热点概述

让人欲罢不能的主题曲,让人潸然泪下的小故事,让人惊叹不已的演出阵容,《我和我的祖国》首日票房破2亿。这部由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领衔出品、人民网等联合出品的电影,用7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高光时刻,串起了无数个平凡的“你我”心中那份拳拳爱国情。

 

 热点透析

每个伟大的时刻都是由无数平凡和渺小组成。把“我”跟所有观众连接起来,释放每一位观众心里的情感,是这部电影的努力方向。正如电影的总制片人黄建新所说“我们就是想把《我和我的祖国》的这个‘我’拍好”,因为他们最普通,但他们内心最深处有温暖、有情感、有伟大。

从为了新中国第一面电动国旗“万无一失”的林治远,到为了第一颗原子弹惊世一爆不敢与爱人相认的高远;从香港回归交接仪式上“一秒不差”的升旗手朱涛,到把奥运会开幕式门票送给汶川地震孤儿的张北京……电影中出现的每个人物都击中了每一个“我”内心最深处的柔软。这感动,来自于中国梦不断照进现实的自豪,更来自于“那就是我”的代入感。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女排夺冠,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2015年九三阅兵,电影中人物的经历,见证了祖国每一次向前的坚实脚步,唤起了一个时代的集体回忆。不管是身处繁华的首都,还是身处荒凉的草原;无论是生于建国初期的70岁古稀老人,还是成长于新世纪的青春少年,每个“我”都在电影中看到了自己,重温了记忆,找到了共鸣,牵引出了与祖国最深层的情感羁绊。原来,那些镌刻在新中国发展历史上的伟大时刻,那些熠熠生辉的璀璨画面,有他,有你,也有我!我们每个人都是时代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

  • 1
  •  
  • 2
  •  
  • 3
  •  
  • 4
  •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