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系统
当前位置: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底线思维

2019-12-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第一,树立“底线思维”要防止“偏离方向”。“底线思维”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基本法则,告诫每一名党员干部要有危机意识,问题意识,做最坏的打算,争取最好的结果。我们的方向就是要争取最好的结果,不能偏离这个方向,不能仅仅是守住了底线,做出了最坏的打算,更加要通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要沿着取得好结果的路径和方向确立“底线思维”,真正通过树立底线思维,做到明底线、受警醒、知敬畏,发挥党员干部在推进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树立底线思维把各项工作和发展引入正确的航向和轨道。


  第二,树立“底线思维”要防止“模糊不清”。要区别好底线和红线的关系,防止模糊不清。底线是不能逾越的,而红线则是不能触碰的,二者有机统一,但并不是完全一样的,底线是对风险和危机的预估,红线则是对党纪国法的遵守,我们既要树立底线意识,更要树立红线意识,一方面要把红线当做“高压线”,严守党纪国法红线,这是做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另一方面把底线当做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机遇,号召党员干部做到知晓党纪“红线”、守住做人“底线”,不能简简单单地将底线和红线划等号,或者简单代替,不仅都要严“守”,更要明白“底线思维”的具体内涵,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第三,树立“底线思维”要防止“谨小慎微”。不要因担心出问题而墨守成规,谨小慎微,遇到问题绕着走,面对矛盾心里发慌,不敢大刀阔斧、义无反顾、放开手脚去开展工作。有好的目标,不知底线和风险在哪儿,那是莽撞冒进;有守住底线的决心,没有努力好的行动和作为,则是消极保守。底线思维,应是“有守”和“有为”的有机统一,一方面,我们既要预估风险和危机,提高标准、有所作为,严防出现不可弥补的失误;另一方面要树立责任担当,敢于进取,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促进目标任务的实现。

  资料来源:

  学习时报 :深刻领会“底线思维”的哲学含义 作者:尹汉宁  长城网:坚守底线思维是“高线”追求之基 作者:杨萃  华声在线:运用底线思维守好底线 来源: 作者:孙奥军 潘信林  人民论坛网:“底线思维”是领导干部的“保护伞” 李金芳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